两性健康,性爱技巧
  • 情侣宝鉴
  • 经典笑话

中国男性“性商”逊于欧美

时间:2012-01-15T17:19:49.676+08:00 [两性健康]

  中国一些医学专家呼吁关注男性性健康的问题,并指出,中国男性的“性商”(Sex Quotient,简称SQ)已远低于欧美男性。
  不过,也有学者将这个提法驳斥为“胡说八道”。

  据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,中国医学专家昨天在男性生活质量全国调查的记者会上,首次提出“性商”概念。

  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河在会上说,“性商”不仅是纯生理指标,也包括性健康水平、性生理能力、性心理调适,及性互动能力等多个方面。就男性而言,既包括性渴望度、勃起功能、持久能力等自身能力,帮助配偶达到性愉悦的能力,还包括运用知识自我调适的能力。

  英国“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”显示,全球成人一年性行为次数平均是97次,美国人为124次,中国人则仅有63次。

  而据中国有关部门2000年的调查,目前20至60岁的中国男性在婚姻或同居中,只能把每月超过1次的性生活频率维持到平均43.9岁。到了47.7岁时,频率便低于每月1次。到了55.9岁以后,中国男性则一年连一次性生活也维持不了,性生活基本停止。

  他们认为,除了饮食结构不同外,历史、社会、教育背景也是导致中国男性“性商”远低于欧美男性的原因。例如,欧美人10岁就开始接受性生理教育,但大多数中国人到高中时才有机会接受青春期教育,而且其中也很少涉及性和性健康方面的内容。

  1999年在上海设立性文化博物馆的亚洲性学联合会副主席刘达临则认为,“性商”的提法虽然不科学,但中国男性的性活动能力不如欧美人却是无法否认的。

  他强调,原因不是生理上的,而是文化上的:“中国从宋朝中期以后开始进入性压抑时期,已经压抑1000年了,心理的压抑当然也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生理,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化原因,而不是遗传或生理原因。”

  他虽然提倡性开放,主张只要不伤害其他人、不伤害社会,人们在性方面应该享有自由和自主权,但也担心中国社会长期的性压抑一旦得到释放,可能失控。

  “所谓压之既久,其发必速,压抑得太久了,一旦突然开放可能走得太远太快,造成社会的混乱。”刘达临忧虑地指出。

  性商的概念

  性商是在生理基础,人们追求性快乐的一个综合性的标准。它不仅是医学层面上的,而应该是以生理为基础,包括心理,文化,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判定指标。具体来讲可包含三个维度,即性欲商;性功能商和性常识商。

  其基本理论如下:

  在性学研究领域,始终有两个水火不容的流派。一个是本质主义的流派,另一个是社会建构主义流派。前者认为性的本质是天赋的,生理的、所以它也应该是自然的。而后者的理论刚好和前者针锋相对,认为性的本质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,是社会文化的产物。

  从世纪60年代开始,一向被视为“真理”的本质主义传统观念出现了危机,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是其主要批判者。它批判了本质主义认为人类性冲动是天生的,自发的,异性恋的和普遍一致的观点,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的内在本质转向外部环境。它不是去探讨哪些内在动力产生了性欲望,而是去追问:欲望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?是如何组织起来的?又是被怎样解释的?欲望是如何被制造出来,又是如何被消费的?这一转变是从内部转向外部,从天然转向人为,从普遍性转向局部性。欲望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,而不再是受到个人本质决定的生理现象。

 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:性欲不是“能量”或“冲动”,不需要“宣泄”。性是历史和文化的变量。在人类生活领域中,同许多其他行为相比,性是最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一种行为。社会建构主义将性视为可塑性(malleable,plastic,mouldable)很强的东西。

 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,根本不存在什么普遍的人类性本质。社会建构主义者将所有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或肉体的冲动(其中包括性冲动)的观点斥为生理决定论的或本质主义的。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的社会教化理论。这一理论认为,人类在开始时是一张白纸或一团胶泥。性受到占统治地位的话语的塑造和强化。人们之中的任何区别,无论是性别还是性取向的区别,都是由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造就的,是可以通过对现存社会环境的改变加以改变的。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,性实践、性欲望和人类的亲密形式不再是“自然而然的”,而被视为由社会造就并且是由社会来加以规范的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。

  事实上我以为无论用以上哪一种流派作为标准,所得出的研究结果都是以偏盖全。无论从任何角度论述性,都离不开生理、心理、环境(指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)这三个维度。而这三个维度便是我们性商理论的基础。

本文章由真爱频道收集整理,转载本文章请保留本信息!
相关文章两性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