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困惑,青春期,青春失乐园,与青春有关的日子,青春不败,电波女与青春男
  • 情侣宝鉴
  • 经典笑话

透视大学校园的陪读"伴儿"

时间:2012-01-15T17:17:08.348+08:00 [青春困惑]
新华网哈尔滨4月12日电(记者 颜秉光)时下的大学校园,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"伴儿"。有了"伴儿",也就等于有了一位或几位异性"陪读者",这些陪读者既不是恋人,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朋友。"伴儿"的出现,透露了学子们哪些心里秘密? 哈尔滨某理工院校的一位女大学生叶迪娜(以下简称"叶")气鼓鼓地来到该校心理咨询室,为"伴儿" 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光火。她手里拿着一张卡片,上面写着"三要,三不要"便是游戏规则的全部内容:所谓"三要"就是自习的时候要专心,要耐心,要细心。"三不要"则是不要同时和其他女孩子陪读;不要和自己谈与恋爱有关的问题;不要擅自调换上自习的教室。 叶气愤地说:"他竟然和其他的女孩子偷偷一起自习,还骗我!" 老师:"你们是什么关系?" 叶:"伴儿啊!" 老师:"是恋人吗?" 叶:"老师,你心里怎么这么阴暗呢?我们不过是一起上自习嘛!" 老师:"那么,耐心和细心的要求是什么意思?" 叶:"耐心就是无论我坐多久,他就得坐多久。细心就是他要注意我有什么需要,比如问问我渴不渴、饿不饿、累不累…" 老师:"你的三要三不要,哪是一般上自习的朋友能做到的呢?要他关心你,照顾你,还不许和其他女孩子上自习?这和女朋友要求自己男朋友有什么区别?这不是明显暗示着对方可以追求你吗?可你在规则里还不让人家追你,让男孩子怎么办?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游戏规则呢?你喜欢他吗?" 叶:(不做声) 老师:"你既然喜欢他,为什么只让他当你的男朋友呢?" 叶:"我怕他拒绝我,我受不了。再说,他追求我,我也不一定能答应。" 老师:"为什么?" 叶:"我现在对爱情也不是太懂,我怕一旦答应他了,将来我懂的时候,自己失去的就太多了!"(本文名字为化名) 一种异性交往资源的再分配 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凡是"伴儿"盛行的大学,大多集中在理工类院校。在这些学校中,男女比例7:1是非常平常的数据。对此,曾做过7年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某大学教师裴秋宇经过研究发现,"伴儿"的出现,在某种意义上是满足异性交往资源再分配的需要。 裴老师说,在理工类院校,由于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,如果仅仅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谈恋爱,那就必然造成资源无法共享,当然也没有谁敢冒着引发流血事件的危险去共享。而"伴儿"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共享的问题,目前在大学里主要有三种类型的陪读: 传统型陪读:即一男一女型。陪读双方达成默契,就可一同出入课堂自习,但是吃饭、看电影等更近距离的接触则未必。这种传统型如果发展到了极端,就可能象前面那位女大学生搞了个"陪读约定",吓跑对方了事。 现代型陪读:即两男一女型。陪读双方达成默契,一起进入课堂自习。但是这种类型的陪读可能引发男性之间的冲突,故并不多见。 前卫型陪读:即多男多女型。比如6个男生,2个女生一同约定去课堂自习,这种类型倒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男性之间的冲突,但是,往往前期(开始的1-2个月)效果较好,后来就可能逐渐向传统型发展,最终解体。 裴老师告诉记者,三种陪读方式有效缓解了性别比例失调的异性交往问题,使异性,这里特指理工类大学的异性交往资源得到了再分配。(记者 颜秉光) 社会各界持宽容态度   "伴儿"的出现,让人们感到吃惊的同时,更引起了人们广泛而深刻的思考。记者在走访社会各界人士、搜集对"伴儿"现象的看法和态度时,人们普遍认为审慎地评价、慢慢地适应这些新的概念和行为,可能就会容易解读青年人的心理。 董欣(宝洁公司哈尔滨办事处销售主管)肯定地告诉记者,"伴儿"有利于学业和学习爱情。她说,我们都读过大学,那段日子几乎就是教室、食堂、寝室三点一面。就是学习,也得学出点乐趣和滋味来呀,有了"伴儿",既可以在学习时互相商讨,也可以在陪读过程中慢慢揣摩对方的性格特点,从自己对异性的了解,反过来了解自己的情感癖好,做到知己知彼,这就是学习爱情。 卢东兴(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青年教师)把"伴儿"看作恋人的过渡名词。他说,过渡不成,大家不过是个伴儿,过渡成了恋人,那就是水到渠成。而且,一旦一人对另一人有意,招之为"伴儿",经考察不和则散,别人也不能说是始乱终弃,真可称得上是进退自如。 王柏林(黑龙江省通信公司技术人员)则担心"伴儿"的变数大,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。他说,"伴儿"的关系实质使双方很容易建立一种责任契约,当其他中意者出现时,"伴儿"的关系瓦解的速度必将快于恋人的关系。因为刚开始建立陪读关系的时候,往往已经为结束做好了准备。只怕一方准备充分,另一方不能释怀,结果必将伤人伤己。 尽管各方说法不一,但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想法:无论出于学习爱情的目的,还是排遣郁闷的心理补偿,"伴儿"并没有完全触及我们的心理底线,我们只有审慎地评价、慢慢地适应这些新的概念和行为,可能就会容易解读青年人的心理。本文章由真爱频道收集整理,转载本文章请保留本信息!
相关文章青春困惑